電子期刊 - 第 7 期:2017年

主編:徐新逸教授(淡江大學 教育科技學系)

 
新知分享

應用於智慧博物館之虛實整合良性循環科普教育模式
 
徐典裕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營運典藏與資訊組)
 
  新世代博物館整合數位及實體兩者優勢,善用創新資通訊與數位互動科技為各分眾建立跨越數位與實體博物館之新型態互動體驗與服務及良性循環終身學習境。國立自然科博物館(科博館)致力於為兒童發展以學習者為中心之跨服務虛實整合良性循環學習服務,透過參觀前線上習、參觀中的展場深度探索學習及參觀後的延伸學習與社群分享,引導及激發孩童漫遊於雲端展場之深度觀察、趣味學習及科技互動體驗,進而思考探究獲得科學啟發,並體驗全新的虛實整合科學探索習樂趣。以兒童為中心實整合良性循環學習模式,主要建構兒童由個人情境脈絡(Personal Context),社會文化情境脈絡(Sociocurtual context),虛實整合環境脈絡整合環境脈絡(Virtual and physical context ),以及與長期互動的良性循環學習情境脈絡(Virtuous cycle)的博物館學習經驗的博物館學習經驗。藉由虛實整合各學習情境脈絡的互動融合及社群關係 .... ( 繼續閱讀)
 
 

 
研究成果分享

Arduino與智慧型手機在物理實驗的實務應用開發
 
戴明鳳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
 
  本計畫規劃運用 Arduino 控制卡作為物理教學實驗系統中所需之參數控制、據讀取與分析等具自動控制數據擷功能的系統平台,以建立互動式裝置系統;讓即使不具備自動控制程式語言編寫之專業背景的人都易學。此 Arduino 控制卡好用、價廉好用、價廉、軟硬體擴充性皆強,並兼具openopen-source electronics prototyping platform。引導國、高中師生及大學生以具開源性的 Arduino 數位控制 .... ( 繼續閱讀)
 

機動戰士教具與教材設計
 
陳慶帆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
 
  2011 年我們與宜蘭縣國華國中老師共同合作,也申請了國科會計畫--國中『資訊數學』課程之發展與設計-以scratch 程式語言動腦玩數學;2014 年我們延續先前計畫,連續兩年在暑假辦理機器人與 scratch 的課程,也做出不少作品,並落實到國華國中課程中,受到家長們的讚揚。2015 年由科技部的補助,設計了使用 3D 印表機列印兩軸手臂與自走車的零件,希望學生可以利用這些零件的組裝,懂得機器的基本原理、3D 印表機列印技 .... ( 繼續閱讀)
 

工程數學力學計算與動畫模擬
 
陳正宗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
 
  筆者從事教學已二十餘載,深知教學不易,隨科技發展,時代的變遷,教學越來越多元,方式也越來越多變。從傳統的口授與板書,投影式的簡報教學,結合多媒體的數位講桌,到現在教育部在推廣的『磨課師計畫』(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與翻轉式教學,雖然方法日趨多元但授課傳道的本意仍是不變的。在投入研究之餘,自知除了『獨善其身』外,傳承也是重要使命。故陸續指導 14 位大學部的學生,在『科技部大專生專題 .... ( 繼續閱讀)
 

與學校教學結合的實作計畫
 
周鑑恆 (萬能科技大學光電系)
 
  教科書的內容其實非常有用,極為重要,黑板書寫的教學方式受到不得不然的主客觀資源條件限制,不易大幅改變;最近探究與實作課程,價值非凡,提供新的寶貴學習經驗,也讓學生體會創造知識的過程。然而最普遍的傳統教學仍然關係千千萬萬莘莘學子的學習與成長;新的探究與實作課程,須要養分滋潤,而最傳統的授課方式仍有改進的空間。 ....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