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簡介
為了保障受教權的平等,台灣採取融合教育政策以混合安置有障礙別的孩子並搭配專業巡輔老師走讀的方式加強輔導,同時,也讓校園成為更多元化的學習場域。但當教師討論到視障生學習科學時,普遍性的恐懼與懷疑、視障生缺乏科學的前備知識、與一般教師培訓技能不足和資源整合的困難等都是國際上STEM教育場域的目前現況。研究指出教學過程中若使用輔具,對於學生在科學課程中的成功與否是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根據視障生的學習需求提出視障科學通用輔具設計為主要的計畫標的,同時擴展使用族群的範圍,將提供視障融合場域所有學生共學使用,讓一般生也能進一步拓展個人觸覺的開發與同儕同理心的培養。內容採現有的十二年課綱國小四年級上學期自然科學中『水中世界』一課為實體內容,引用『多重感官VRAK學習』理論發展出一系列水中生物特徵的模型、生物介紹板、雙語點字書等教學輔具產品,應用於實際場域的教學,希望透過新的輔具整合學生的知識、情意與技能三合一為目標。預計的產出將克服無法直觀學習的細小生物特徵、時令差異與校園環境等限制外的科學教育輔具,以觸覺、輔助聽覺跟進而動手組合的特殊教具進行多感覺(觸、視覺)交錯的教學規劃。目的提供教師學習輔具方便輔助巡輔老師與第一線融合教育的教師使用,也經由多感官整合的教學策略,增進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