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我們
計畫公告
114年學門規劃重點研究
計畫成果
活動花絮
電子期刊
聯絡我們
select
第 1 期 : 2015年
第 2 期 : 2016年
第 3 期 : 2016年
第 4 期 : 2016年
第 5 期 : 2016年
第 6 期 : 2017年
第 7 期 : 2017年
第 8 期 : 2017年
第 9 期 : 2017年
第 10 期 : 2018年
第 11 期 : 2018年
第 12 期 : 2018年
第 13 期 : 2018年
第 14 期 : 2019年
第 15 期 : 2019年
第 16 期 : 2019年
第 17 期 : 2019年
第 18 期 : 2020年
第 19 期 : 2020年
第 20 期 : 2020年
第 21 期 : 2020年
第 22 期 : 2021年
第 23 期 : 2021年
第 24 期 : 2021年
第 25 期 : 2021年
第 26 期 : 2022年
第 27 期 : 2022年
第 28 期 : 2022年
第 29 期 : 2022年
第 30 期 : 2023年
第 31 期 : 2023年
第 32 期 : 2023年
第 33 期 : 2023年
第 34 期 : 2024年
第 35 期 : 2024年
第 36 期 : 2024年
影音多媒體
電子期刊 - 第 25 期:2021年
主編:吳仲卿特聘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
新知分享
視障學生獨立操作科學實驗—介紹Independence Science(獨立科學)
邱瑩庭執行長(身障者科學學習有限公司)
台灣就讀小學至高中的視障學生(包括盲生與低視生)每年合計約莫一千名。由於大部分的科學實驗過程仰賴視覺,因此許多視障學生無法主動參與,難以順利透過實際操作學習科學。本文介紹美國盲人化學家瑟博羅博士(Dr. Cary Supalo)所成立的獨立科學(Independence Science),與讀者們分享視障學生科學學習的相關資訊。 ....
( 繼續閱讀)
研究成果分享
視障生的光學實作
吳仲卿特聘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
林品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
在一般人的學習過程中,不外乎透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與觸覺的感知途徑來進行學習,常常也不見得是僅使用單一感官的功能,而是經由綜合各種感官的學習效果,因此這些不同感官的感知能力不容易、也不宜區分優先順序,但是如果缺乏其中之一的感知能力,確實對於學習會造成某種程度上的困難。例如,盲生或低視生因為缺乏或降低視覺的感知功能,因此會嚴重影響來自視覺向度的學習效果,所以需要輔助工具及加強其他感官方式的學習途徑。但是以目前強調融合式的教育 ....
( 繼續閱讀)
無線充電探究與實作
洪連輝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
張鈺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
賴高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
「電」和「磁」之間有相關聯嗎?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厄斯特(Hans Christian Orsted)無意中發現,通有直流電流之導線附近的小磁針會偏轉,若將直流電的電流反向,則小磁針會偏向反方向,代表通有電流的導線周圍會產生磁場(如圖一、圖二),此種現象稱為「電流磁效應」(又稱電生磁)。 ....
( 繼續閱讀)
物理實作課程研發平台介紹
駱芳鈺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
順應著電子媒介覆蓋率提高、APP應用程式和創客工具的普及、新世代產業的需求(工業4.0、人工智慧AI科技等),新世紀人才培育的需求和教學的型態也有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實作課程方面,我們更容易取得所需的器材,並利用創客工具發揮創意,讓實作課程更活潑並充滿創意。高教端除了順應科技的進展和產業的需求不斷精進實作教學之外,近年來也和國教端的教師攜手合作,研發實作課程以回應社會對國民義務教育無縫銜接高等教育的殷殷期待。為了讓全國各物理系 ....
( 繼續閱讀)
循跡蜘蛛獸---動手做、改玩具
孫允武教授(國立中興大學物理學系)
王聿峰(國立中興大學物理學系)
我們開設了一門PBL課程”挑戰阿爵諾”,讓同學利用Arduino開發板或樹梅派小型電腦模組完成自己設定或已經部分設定的專題。這個報告是其中的一個專題,內容是將一個只能直行蜘蛛獸電池玩具的改裝,利用Arduino及紅外線偵測器,讓蜘蛛獸能夠轉彎、循跡及爬坡,並達成可以走八字形的軌跡。學生必須完成機械裝置的改裝、紅外線偵測裝置的設置、電池改裝、程式碼的撰寫。如此,一個具有少許智能的行走機器獸就可以開始爬行了。 ....
( 繼續閱讀)
{1}
##LOC[OK]##
{1}
##LOC[OK]##
##LOC[Cancel]##
{1}
##LOC[OK]##
##LOC[Cancel]##